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力信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调查报告》。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力信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独特的“不一样”结论:前三季度,CPI(描述物价水平的指标,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过半(53.6%) 消费者仍然认为价格偏高。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是什么?这揭示了什么经济现象?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行业专家。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观者选购燕窝产品。新华社记者 曹一鸣 摄 目前,消费者对mga价格相当敏感 据了解,这份《报告》来自对5000名消费者的调查。在这项具体调查中,研究人员将询问消费者:你认为当前的价格水平是“高”、“正常”或“低”,并选择三者之一。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选择了“高”。当前CPI低位运行,消费者为何还在考虑价格问题?立信数据研究院院长、《报告》倡议者潘建成认为,消费者对价格高的认知是一种主观判断,往往是与自己的购买力相比而做出的。这就是为什么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更有可能认为价格高。同时,《报告》还提供了额外的答案。尽管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但超过一半(53.6%)的消费者仍然认为物价高位。这与消费者收入增长低于预期,以及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导致消费者家庭资产收缩,影响消费者信心有关。该《报告》称如此指出,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低价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而为了适应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商家通过各种降价促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这无疑加剧了国内市场“不介入”竞争的现象。此外,《报告》还透露了类似的现象:对于就餐时的点餐方式,受访的5000名消费者中,近60%(58.4%)选择通过电商平台优选套餐点餐;略高于 40% (41.6%) 的消费者通过餐厅提供的菜单点餐。对此,潘建成分析,根本原因还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高、追求性价比。 “如此高的消费者选择这种优惠套餐的比例,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规模较大的供应企业都与电商紧密相连。电商平台,否则业务会越来越大,这会给相应的电商平台带来非常好的利润空间。 “‘内卷’竞争。”潘建成说。旅客在位于合肥南站的库非物质文化遗址前了解特色产品。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如何客观看待当前物价水平?消费者对物价的感受是主观的,那么物价水平是多少?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物价水平数据:前三季度,物价水平 CPI同比下降0.1%,降低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如何理解以上数据呢?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评估,CPI仍在下降,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核心CPI回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经济走强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统计影响推动贵金属价格上涨。 CPI仍处于低位。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此前“外卖大战”等商家的竞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价格的下跌。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叶青表示,事实上,企业“涉足”是一个国际现象,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讨论过这个问题。纯粹的价格战、补贴战压缩了创新的净回报期,造成了“看似活着,实则破坏研发”的创新陷阱。同时,潘建成强调,降低价格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也是我们要坚决“反内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消费者满意度方面在第三季度的调查中,他发现消费者非常重视高品质。那么具体如何“反内卷”呢?蔡伟提出,“参与”反映了市场竞争从“创新驱动”向“成本驱动”的退化。因此,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研发创新发展新生产力,用现代技术重构产业链,推动竞争逻辑从“成本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变,实现差异化竞争,解决过剩产能,创造有效需求,最终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和产业结构升级。叶青还建议,打破“卷入”的目的是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竞争回到合理范围,鼓励企业为新技术、新市场开辟“增量”轨道。 “‘反内卷’不能一夜之间就能完成。 “未来需要的是制度改革,而不是行政限制,比如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逐利行为,防止地方政府把财政补贴浪费在过度产业上。”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不过,也有经济学家指出,“反内卷”快速而根本的办法是“打败”经济,比如稳定股市 和房地产市场。事实上,从近几个月制造业投资放缓来看,有专家指出,这表明“反内卷化”已初见成效。采访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杨文军从上海发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